天保基建(000965)深度分析报告
一、公司概况
天保基建(股票代码:000965)是天津港保税区核心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商,成立于1997年,2000年在深交所上市。公司控股股东为天津天保控股有限公司(持股51.45%),实际控制人为天津保税区管委会。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房地产开发、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园区运营,是天津滨海新区开发的重要参与者。
1.1 发展历程
-
1997年:前身天津天保基建公司成立
-
2000年:在深交所挂牌上市
-
2006-2015年:参与天津滨海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
-
2016年至今:转型”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”,拓展产业园区业务
1.2 股权结构
-
控股股东:天津天保控股(51.45%)
-
实际控制人:天津保税区管委会
-
子公司:天保房产、天保市政、天保能源等
二、主营业务分析
2.1 房地产开发(核心业务)
-
开发模式:以政府委托开发为主(占比约70%)
-
重点项目:
-
空港经济区住宅项目
-
滨海新区商业综合体
-
-
土地储备:约150万㎡(主要位于天津滨海新区)
2.2 基础设施建设
-
业务范围:道路、管网、绿化等市政工程
-
经营模式:政府回购(回款周期3-5年)
-
年营收占比:约25%
2.3 产业园区运营
-
管理面积:超100万㎡
-
主要园区:
-
空港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
-
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
-
-
盈利模式:租金+服务费(毛利率超60%)
三、财务分析
3.1 近三年财务数据
指标(亿元) | 2022年 | 2021年 | 2020年 | 同比增长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营业收入 | 18.25 | 22.37 | 25.14 | -18.4% |
归母净利润 | 1.05 | 1.32 | 1.85 | -20.5% |
毛利率 | 28.3% | 30.1% | 32.5% | -1.8pp |
资产负债率 | 62.4% | 60.8% | 58.3% | +1.6pp |
关键观察:
-
业绩持续下滑:受房地产调控及地方财政收紧影响
-
毛利率承压:低毛利基建项目占比提升
-
负债可控:低于行业平均(房企平均约75%)
3.2 现金流特征
-
经营性现金流:波动较大(2022年-3.2亿元)
-
投资现金流:持续流出(产业园区建设投入)
-
融资渠道:背靠国资,融资成本约5%(低于民企)
3.3 资产质量
-
存货周转率:0.35次/年(行业平均0.5次)
-
应收账款:账期超2年占比约40%(主要来自政府项目)
四、行业分析
4.1 区域房地产市场
-
天津市场特点:
-
库存去化周期约24个月(全国最高之一)
-
2022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%
-
-
政策环境:
-
滨海新区仍享有税收等优惠政策
-
保障房建设需求持续
-
4.2 基建投资趋势
-
天津十四五规划:
-
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%
-
重点建设”津城””滨城”双城格局
-
-
财政压力:
-
地方政府债务率超120%(全国前列)
-
PPP模式逐步替代传统政府回购
-
五、核心竞争力
5.1 区域垄断优势
-
独家开发权:保税区核心地块优先获取
-
政企协同:深度参与区域规划制定
5.2 业务协同效应
-
“开发+运营”模式:产业园培育成熟后配套住宅开发
-
能源配套:子公司提供热电联产服务
5.3 资金成本优势
-
AAA主体评级:融资成本比民企低2-3个百分点
-
政府项目预付款:部分项目可获得30%预付款
六、风险因素
-
区域经济下行:天津GDP增速连续多年低于全国平均
-
政府支付风险:财政紧张导致项目回款延迟
-
房地产库存压力:滨海新区商品房空置率高
-
业务转型风险:产业园区培育周期长(通常5-8年)
七、估值与投资建议
7.1 估值分析
-
市盈率(PE):当前约15倍(低于城建类国企平均20倍)
-
市净率(PB):约0.9倍(破净状态)
-
股息率:2.1%(近三年平均)
7.2 投资亮点
✅ 安全边际充足:破净+国资背景
✅ 区域政策红利:滨海新区新一轮开发预期
✅ 转型潜力:产业园运营提升资产价值
7.3 目标价
-
短期(6个月):4.2-4.5元(当前约3.8元)
-
中长期(1-3年):若产业园成熟,有望修复至5-6元
7.4 适合投资者
-
价值投资者:低估值国企修复机会
-
区域主题投资者:京津冀协同发展
-
高股息策略投资者:稳定分红预期
八、结论
天保基建作为区域型城建国企,短期受地产下行拖累,但中长期看产业园区运营转型带来的价值重估机会。当前破净状态提供足够安全边际,建议关注:1)滨海新区政策利好;2)产业园招商进展;3)国企改革动作。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可等待销售数据企稳信号。
风险提示:地方政府支付能力恶化、房地产销售持续低迷、产业园培育不及预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