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保基建(000965)深度分析报告

一、公司概况

天保基建(股票代码:000965)是天津港保税区核心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商,成立于1997年,2000年在深交所上市。公司控股股东为天津天保控股有限公司(持股51.45%),实际控制人为天津保税区管委会。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房地产开发、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园区运营,是天津滨海新区开发的重要参与者。

1.1 发展历程

  • 1997年:前身天津天保基建公司成立

  • 2000年:在深交所挂牌上市

  • 2006-2015年:参与天津滨海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

  • 2016年至今:转型”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”,拓展产业园区业务

1.2 股权结构

  • 控股股东:天津天保控股(51.45%)

  • 实际控制人:天津保税区管委会

  • 子公司:天保房产、天保市政、天保能源等


二、主营业务分析

2.1 房地产开发(核心业务)

  • 开发模式:以政府委托开发为主(占比约70%)

  • 重点项目

    • 空港经济区住宅项目

    • 滨海新区商业综合体

  • 土地储备:约150万㎡(主要位于天津滨海新区)

2.2 基础设施建设

  • 业务范围:道路、管网、绿化等市政工程

  • 经营模式:政府回购(回款周期3-5年)

  • 年营收占比:约25%

2.3 产业园区运营

  • 管理面积:超100万㎡

  • 主要园区

    • 空港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

    •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

  • 盈利模式:租金+服务费(毛利率超60%)


三、财务分析

3.1 近三年财务数据

指标(亿元)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同比增长
营业收入 18.25 22.37 25.14 -18.4%
归母净利润 1.05 1.32 1.85 -20.5%
毛利率 28.3% 30.1% 32.5% -1.8pp
资产负债率 62.4% 60.8% 58.3% +1.6pp

关键观察

  • 业绩持续下滑:受房地产调控及地方财政收紧影响

  • 毛利率承压:低毛利基建项目占比提升

  • 负债可控:低于行业平均(房企平均约75%)

3.2 现金流特征

  • 经营性现金流:波动较大(2022年-3.2亿元)

  • 投资现金流:持续流出(产业园区建设投入)

  • 融资渠道:背靠国资,融资成本约5%(低于民企)

3.3 资产质量

  • 存货周转率:0.35次/年(行业平均0.5次)

  • 应收账款:账期超2年占比约40%(主要来自政府项目)


四、行业分析

4.1 区域房地产市场

  • 天津市场特点

    • 库存去化周期约24个月(全国最高之一)

    • 2022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%

  • 政策环境

    • 滨海新区仍享有税收等优惠政策

    • 保障房建设需求持续

4.2 基建投资趋势

  • 天津十四五规划

    •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%

    • 重点建设”津城””滨城”双城格局

  • 财政压力

    • 地方政府债务率超120%(全国前列)

    • PPP模式逐步替代传统政府回购


五、核心竞争力

5.1 区域垄断优势

  • 独家开发权:保税区核心地块优先获取

  • 政企协同:深度参与区域规划制定

5.2 业务协同效应

  • “开发+运营”模式:产业园培育成熟后配套住宅开发

  • 能源配套:子公司提供热电联产服务

5.3 资金成本优势

  • AAA主体评级:融资成本比民企低2-3个百分点

  • 政府项目预付款:部分项目可获得30%预付款


六、风险因素

  1. 区域经济下行:天津GDP增速连续多年低于全国平均

  2. 政府支付风险:财政紧张导致项目回款延迟

  3. 房地产库存压力:滨海新区商品房空置率高

  4. 业务转型风险:产业园区培育周期长(通常5-8年)


七、估值与投资建议

7.1 估值分析

  • 市盈率(PE):当前约15倍(低于城建类国企平均20倍)

  • 市净率(PB):约0.9倍(破净状态)

  • 股息率:2.1%(近三年平均)

7.2 投资亮点

✅ 安全边际充足:破净+国资背景
✅ 区域政策红利:滨海新区新一轮开发预期
✅ 转型潜力:产业园运营提升资产价值

7.3 目标价

  • 短期(6个月):4.2-4.5元(当前约3.8元)

  • 中长期(1-3年):若产业园成熟,有望修复至5-6元

7.4 适合投资者

  • 价值投资者:低估值国企修复机会

  • 区域主题投资者:京津冀协同发展

  • 高股息策略投资者:稳定分红预期


八、结论

天保基建作为区域型城建国企,短期受地产下行拖累,但中长期看产业园区运营转型带来的价值重估机会。当前破净状态提供足够安全边际,建议关注:1)滨海新区政策利好;2)产业园招商进展;3)国企改革动作。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可等待销售数据企稳信号。

风险提示:地方政府支付能力恶化、房地产销售持续低迷、产业园培育不及预期。